1、九天无人机属于什么档次
九天无人机是一款察打一体的重型无人机,属于全球无人机中的佼佼者。其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10吨或16吨(不同来源数据有所差异),机体长度为16.35米,翼展25米,最大任务飞行高度15000米,最大飞行速度700千米/时,航时大于12小时。
九天无人机具有独特的造型和强盛的载重量,使得它在无人机领域中具有显著的优势。其机体内部设置有异构蜂巢任务舱,可以搭载和发射大量的小型无人机或巡飞弹,形成“蜂群”战术,对目标进行密集攻击。这种战术让对手防不胜防,陷入对空防御的恐慌状态。
此外,九天无人机的机翼下方还设置有8个外挂点,可以携带电子战吊舱、空地导弹、反舰导弹、准确制导炸弹等机载武器,实施远程空地打击,攻击海上目标。这使得九天无人机不仅具备普通战机的对地攻击能力,还可以执行一些战略轰炸机才能完成的任务。
综上所述,九天无人机是一款具备高度先进性、强盛载重量和多样化作战能力的重型无人机,堪称无人机领域的佼佼者。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无人机研制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科技飞跃,成为全球无人机研制和装备第一方阵中的领衔者。
2、1180架无人机亮相千架量子组网成蜂群
1180架无人机亮相千架量子组网成蜂群无人机作为当代军用产品,相信很多军迷们都不陌生。在2010届的航展上,我国自主研制的多款无人机集体亮相,成为当时航展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。在无人机的技术研究应用领域,中美两国一直都领先于世界,尤其是美国,更是频频在当代战争中使用无人机对敌方进行侦查和实施打击。
在2017年12月,在广州的财富全球论坛上,部署1180架的民用无人机,在短短9分钟接近560秒的时间内采用无人蜂群技术进行了一场精美绝伦的表演,当时就创下了吉尼斯纪录。对此美国媒体发表了高度评价。称这是中国无人机的最新发展动向。在表演中,这1180架无人机全在数据链和系统的操作下飞行,千架量子组网形成蜂群,只需一人操作即可,而且一旦出现差错,无人机蜂群会立即着陆进行自我修复。
针对该表演,我国无人专家表示,智能化集群技术是未来无人机发展的趋势,是可以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力量,但也有人认为此评价被过度解读。当然,无人机更重要的作用是应用在军事上。虽然中国一直喜爱和平,将无人机更偏向于商业的开发,但并不意味着在军事方面比较薄弱,相反基本和美国的无人机水平相差无几。
3、无人机大牛进来说说国内几款军用无人机吧?
中国在无人机研发领域持续投入多年,近年来推出了众多新型军用无人机,为军事任务提供了更强盛的支持。以下几款军用无人机分别代表了不同级别的性能与应用领域。
“鸣镝MD -22宽”宽域飞行器,代号“鸣镝”,在展板信息中展现其10.8米的长、4.5米的宽和1.6米(不含起落架)的高,总重量为1吨,起飞重量约为4吨,最大载荷系数约为15%。其飞行高度可达100公里,最大飞行速度达到7马赫,航程可达8000千米,具备高速条件下实施6g稳盘过载强机动飞机的能力。其广泛应用前景广泛,可作为秘密侦查照相、关键打击任务的重要工具。
“暗剑”和“利剑”(攻击11)无人机,前者于2018年首次曝光,展示了一款大型无人驾驶战斗机的全尺寸技术验证无人机。其机身细长,呈炮铜色,带有鸭翼,发动机采用无转向超声速进气道设计,并且在左侧起落架舱门采用了锯齿状设计。这种设计使得“暗剑”无人机成为一款先进的、低可观测性的飞行器,旨在进行秘密侦查照相和关键打击任务。而“利剑”无人机,则在2013年首次公开,具有非加力的“涡扇 -13”涡扇发动机,三角翼结构,可携带两个内部炸弹舱,最大起飞重量达22000千克,航程达到900千米,最大速度可达780千米/小时,具备高亚声速的机动能力。
“飞龙 -2”和“飞龙 -71”无人机,是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研发成果。其中,“飞龙 -2”是一款多用途高亚音速无人运输平台,采用飞翼设计,拥有6000千克的内部载荷能力,最大起飞重量为22000千克。而“飞龙 -71”则是一款超声速无人驾驶战斗机,最大起飞重量为3000千克,最大航程为900千米,最大飞行速度高达2200千米/小时。这些无人机将为战场提供更强盛的运输和打击能力。
“彩虹 -7”无人机,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开发,是高空无人驾驶作战飞行器,最大起飞重量为13000千克,拥有13000米的飞行高度、740千米/小时的速度和400千米/小时的“冲刺”速度。装备有加密的卫星通信数据链,使其能够执行远程操作,携带一系列准确制导武器和电子战载荷。
“星影”无人机,是星无人机系统公司的一款概念机,最大起飞重量预计为4000千克,总长度为7.3米,后掠式外翼的总跨度为15米。采用内置于机翼后缘的控制面以及机身和机翼的上部,低可观测性的发动机进气口位于机头两侧,通到机身后部的类似性能的排气口。内置于机翼后缘的控制面以及机身和机翼的上部,使“星影”无人机具备了更高的隐身性。
“天鹰”无人机,是航天科工集团的全自主技术验证机,最大起飞重量为3000千克,采用低可观测性的飞翼设计,可与RQ-170“哨兵”侦察无人机相媲美。具备高隐身性、长续航能力、完全自主性、低成本和大作战半径等特点,用于战略和战术近距离侦察,能够在航母上操作。
XY-280 隐身无人靶机,由西安龙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,用于雷达和防空炮兵对抗低可观测性威胁的训练。该无人机配备涡轮喷气发动机,雷达截面特征在0.05-0.1平方米之间,速度可达1000千米/小时,最大升限为10000米,可进行6g机动,寿命为25架次。
“飞鸿-97A”无人机,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,展示了多层次、立体化、智能化的察打能力,内埋搭载智能灵巧弹药,形成广域攻击蜂群,具备300g至8t级超近程、近程、中远程、巡飞作战能力。
“无侦8”无人机,具备很好的隐身性能和高速性能,三角翼设计,采用液体火箭作为动力源。最大飞行速度可达3-4公里/秒(10-12M),最大飞行距离可达2000公里左右,能在30-60公里的顶层大气中自由翱翔,完成侦察任务后飞回本国机场。主要任务是对2000公里半径内的敏感目标展开侦查,为准确打击导弹指示目标。
4、国产无人机“蜂群”
国产无人机“蜂群”自从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,大量应用并取得不错战果后。人们也越发关注起,无人机的战场运用了。其中值得关注的一种作战方式,就是被各大世界军事大国,都在摸索的蜂群作战。而之所以重点提及,是因为蜂群技术的意义,甚至不小于飞机,对一战产生的影响。在这里也许有人就疑惑了,蜂群作战真有这么大作用?当代化战争大多靠的,难道不是智能精准弹药,直接“狂轰滥炸”吗?那么还需要用到,无人机蜂群作战吗?实际上,在当代化战争中,智能精准弹药确实是好用。可是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,那就是在作战的时候,一旦对方有使用,各种针对性的防御技术。或是欺骗和拦截手段,来降低其实际毁伤能力。那么这种弹药昂贵的价格,就会给己方带来沉重的负担。所以在这个时候,就能体现出蜂群作战的优势了。所谓的蜂群作战,其实就是一种看似简易,其实又非常繁琐。即显得有些疏散,又看起来相对集中。也就是既独立又协同的一种模式。虽然看起来有不少矛盾,但是优势也很明显。像是每架无人机,看似弱小又简易,并且低廉的同时,能力也有限。不过作为一个个体,也是成功实现了,节点的极小化;所以当其聚集成蜂群,作为一个整体时,又能够做到网络极大化。也就是能够让整体,更具较大杀伤力,以及繁琐灵活的攻击模式。与此同时,疏散分布式的蜂群作战,还能提高突防成功率。哪怕是有个别节点出现了损失,也影响不了整体作战的成功。因此,蜂群技术其实就是,把大量性能中庸,且廉价的无人机。组成了一个整体是,令行禁止的战团。这样就能使得无人机,发挥出1+1大于2的功能。甚至是一旦发现了,目标太过强盛,超出了自己能打击的范畴。那进行作战的蜂群,还能够直接四散撤退,保存自己的战力,以待下次出动再战。也就是这样去中心化,并且还能动态聚合。极大的提高了无人机机群,在战场上的生存率,以及突防的能力。从而也能更加确保,作战目标的达成。